“下元节”是农历十月十五的元夕,是民间传说中的阴历十月初一,又称下元夜。农历十月,阴历十月初一,民间俗称下元节。下元夜很早就有了风俗,很多地方过了这一天都要做祭祖扫墓的活动,这一天一般要进行祭祀活动,有吃供品和放鞭炮的习俗。有专门祭祀祖先和诸神的民间节日,在农村还有“烧纸请三公”和“祭祖大祠堂”的活动。在这一天里人们就可以请祖坟上长出不是太多叶子的新芽了(俗称“草”)。
一、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
下元节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,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,早在西周时期已有祭祀祖先的活动。据记载:上元之夜,凡百姓都要举行祭祀活动。这个节日的由来有两种说法:第一种说法是上元之夜有雨后初晴的自然现象,民间因此认为下元之夜雨过天晴,又有上元节雨过天晴之说;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祭祖扫墓而形成。下元之夜与上元之夜有区别:上元之夜,人们要在上元晚上做祭祖扫墓活动;而下元之夜,民间要在下元一夜进行祭祀活动。下元之夜祭祀活动中有吃供品、放鞭炮、走亲访友和拜祖先等活动。
二、民俗的演变
下元节是中国民间普遍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,它的起源与道教有关,因道教与鬼界十分不睦,许多鬼魂躲进地府为鬼界之神做奴隶,“阴历十月初一日,又称阴历十月十五至正月廿七”,民间因此又称为阴历十月初一“上元节”,又称下元节、冥人节、鬼界节、阴三节等。其中下元节又是下元鬼节的前奏之一;此外也有在鬼界鬼节之称;又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载的诸神活动均与道教有关,如姜子牙讨伐蚩尤之战后于三月初七(阴历九月初七)率兵入关,为姜子牙立庙,拜祭姜子牙并祈求上天保佑其一统天下;又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》中“彼兮其谁存”也是下元鬼节祭神之语等。然而下元鬼节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却不如农历十月初一、七月初七。这可能和我国古代崇尚孝道相关吧?下元鬼节又与道教有关,但与道教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么?
三、节日由来
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“汉高祖刘邦有十王之乱之称,其弟刘敬叔和汉献帝刘协都被汉献帝杀害,刘邦登基后,为了安抚人心,设立了皇姑十月诞和太后十月诞,并且建立了“崇寿宫”供皇太后生活起居,还规定皇太后十月诞“上元节”,也就是下元夜的节日。下元节在汉成帝时已有记载,这也是民间所熟知的下元节来历及庆祝活动。根据《吕氏春秋》载:“元始日为上元节。”又载:“三皇之国曰大皇之历……十月为元始(元)之辰……三皇者天上元始日也……以十月十五日为元始正(元始月)之辰……又以十月十五日为元终(元始日)之辰。”“十月十五日”和“下元节”两节都不是节日名称,二者名称同源。但历史上民间祭祀祖先和诸神的习惯基本相同,因此下元节的名称被百姓接受并传承下来了。
四、过节的方式
下元节的习俗是以祭为主,祭祀以“下元”、“送人”为主,祭祀时要烧香礼拜、供品祭奠等。民间举行过祭祖扫墓、拜神拜佛、祭地祭天等仪式,这些仪式主要是为了祭奠祖先、神灵、祖先的亡灵和后代。一般情况下的祭祀活动都是自发的形成活动,有的地方在此前后还举行一些联欢、比赛、歌咏活动等。如河北、山西、山东等地的一些地区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都要举行祭地典礼。
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
Copyright © 2016-2021 ShuCi.Net,书辞网-实时资讯信息综合平台 湘ICP备15010808号-3